阿坝州频道 > 阿坝州资讯

“走”了三百多年的回乡之旅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09-07-04 07:47作者/编辑:四川殡葬网来源:四川殡葬网阅读次数:504

 


“走”了三百多年的回乡之旅

——四川小金县陈氏后人清明期间回吉安圆寻祖梦

陈跃礼(戴帽者)与迎接的族人相拥

陈跃礼(戴帽者)用红绸包起一捧故乡的泥土,称要带回四川。

  今年66岁的陈跃礼家住四川省小金县,他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祖辈是从江西吉安迁过来的。数百年来,陈氏家人一直想寻找祖籍地的确切地址,但始终未能如愿。汶川大地震后,小金县迎来了江西省的援建队伍。陈跃礼老人在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现场指挥部的帮助下,经江西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的同志翻阅典籍、查考论证,确认其祖籍地是现在的吉安县敦厚镇瑶池村。4月3日,陈跃礼及家人从小金县来到吉安市,圆了陈家十几代人认祖归宗的夙愿。

“湖广填四川”的缩影

三百多年前,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四川省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不足和粮食生产的问题,当时的清王朝采取了“移民垦荒”的举措,康熙皇帝曾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为了完成朝廷下达的移民任务,地方政府采取武力方式强行捆押移民入川。

陈跃礼的祖先陈统、陈绪两兄弟,便是在这次“填川”运动中,被捆绑押离江西吉安老家。

他们强忍着与家人的离别之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四川,从此在那里安了家。今年66岁的陈跃礼是陈绪的第十二代后人,他还一直保存着祖传下来的一张纸片,上面记载了三百多年前的家乡地址,其先祖希望后人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乡认祖归宗。

历尽艰辛寻祖籍地

去年汶川大地震后,小金县迎来了来自江西的援建队伍。陈跃礼老人得知后,心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经过打听,他终于找到了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现场指挥部,希望江西来的亲人帮他完成陈氏十几代人的心愿。江西现场指挥部领导问明情况后,当即与来自江西省民政厅的同志商量寻找途径。

陈跃礼老人提供的纸片历经300多年已经磨损,但“吉安府、庐陵县、永福乡”等字样仍然依稀可见。

几百年的岁月流逝,上述地名已淹没在历史的变迁中。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的同志翻阅典籍、查考论证,现吉安县敦厚镇瑶池村的所在地,在历史上曾属庐陵县永福乡,陈跃礼老人的祖籍地应在此地。江西现场指挥部立即把查找结果告诉了陈跃礼老人,老人欣喜万分。

回故土认祖归宗

陈跃礼老人随后与瑶池村的陈氏族人取得联系。同时,陈跃礼老人还将这一消息告诉其他在四川的陈家后人,大家决定一起回故土认祖归宗,了却陈家十几代人的夙愿。

在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现场指挥部的帮助下,今年清明前夕,陈跃礼老人带着妻儿翻越四座大雪山,千里迢迢辗转来到江西,并在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吉安县敦厚镇瑶池村。瑶池村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只有10公里,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村里人得知陈跃礼老人要回故土认祖归宗的消息后都非常高兴,将祠堂打扫一新,贴上对联:血脉相连一家亲,欢聚一堂合族庆。村民们摆酒宴客,准备以隆重的礼节,迎接回乡的亲人。

4月3日下午,陈跃礼一行终于在鞭炮和锣鼓声中踏上了瑶池村的土地。他一进村就与迎接的族人相拥,他们眼泪不停地流,嘴里不停地诉说,场面极其感人。随后,陈跃礼举行了认祖归宗仪式,并用红绸包起了一捧故乡的泥土,称要带回四川。陈跃礼老人感慨万千,他终于实现了陈家十几代人数百年来的寻根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