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读果戈里的《死魂灵》,开始知道世上有人在“吃”死人,处理死人也可以变成产业。现在似乎没什么东西不可以变成产业,殡葬行业岂可独善其身。央视和不少地方电视台,都做过多期“人死不起”这样一个话题的访谈类节目,对殡葬业的暴利予以谴责。可是殡葬业却依旧“笑骂由你,好官我自为之”,就像面对死亡,老百姓面对殡葬行业的暴利无可奈何。
殡葬行业的暴利衍生了地下殡葬业,这也不奇怪,这也是资本的逐利特点所决定了的,垄断行业和地下市场其实是孪生兄弟。于是,我们也就毫不奇怪地听到殡葬行业“非法”与“正规”之间抢夺市场的消息。“非法”的优势当然是明显比“正规”低廉的价格。生老病死,也无可抗拒地受到价格杠杆的支配。非法运尸到老家或乡下,固然有入土为安躲避火化的旧习,固然有魂归故里的逝者要求,甚至有乱埋乱葬的不道德行为,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少花冤枉钱肯定也是主因。生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葬,是一个人正常不过的要求。生老病这三项,多年来社会上的关注热度不减,一些问题解决得不错,理应也不该把“死”落下。面对殡葬业的暴利,有关方面早该出手了。
殡葬的文明无疑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今天《西海都市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我的注意:西宁市建成第一个公园式公墓。想想,要把坟冢和园林合二为一,为生命建一处后花园,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让阴森之地变成幽静之所,变成艺术长廊,国外就有范本在。这样做,也有利于人们形成更达观的生死态度,无疑是一种文明进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就像阳世上的豪宅一样,要“合法”地买一块阴宅,也必须是阳世上财大气粗的主。这阴阳二界还是有许多相通,无钱寸步难行。阳世上房价“跳水”,对阴间市场竟毫无影响。看来,还是要对其进行市场干预才成。 (作者:王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