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对殡葬行业的暴利颇有争议,为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调查了成都几家殡仪馆和殡葬界人士,得到的结论却让人吃惊。从表面上看,殡葬消费的确很高,可殡仪馆等服务机构却喊冤枉。原因是,从“殡”到“葬”要经过三大过程,即:火化前、火化时和火化后,这三大过程,并非都是由殡仪馆等正规的服务机构完成。
火化前,家属要为逝者举行一系列的追悼活动,如搭设灵堂等,这一步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殡葬中介即“殡串串”和殡仪服务公司垄断。由于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掌握了客户源头,因此后面两个消费过程基本上都掌握在他们手中,提供所谓的 “一条龙服务”。由于一般家庭许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经历过此类事情,平时又因封建思想对丧事方面的常识了解匮乏,因此一旦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措手不及,此时有一个“精通”的人能够帮助料理自然是雪中送炭。“殡串串”正是掌握了人们这样的心理和需求,所以他们自然就生存下来,并轻易的将家属当成了摇钱树。在消费上,一般就是串串与家属协商一个总价,比如:从穿寿衣到火化或者到安葬3000元、5000元、8000元不等,家属根本就不知道寿衣多少钱、骨灰盒(坛)多少钱、火化多少钱。有经验的“殡串串”可以将同样的服务在不同的消费者面前以不同的价格成交,看见富裕的人报价就高点,一般的人报价就低点。
火化时,虽然这一过程是殡仪馆完成,由于经过了第一过程,一些服务消费基本上都在火化前完成了,到殡仪馆的消费基本上只有火化和一些技术、设备外面不具备的服务。假如“殡串串”与家属达成的总消费为5000元,实际在殡仪馆的消费或者可以不到2000元。最后家属要消费票据,由于在殡仪馆的消费太低,怕家属发现马迹就开假票据或一般的收据,结果到社保局办理社保时才知道上当,因为社保局是不认假发票的。而事实上殡仪馆的所有收费项目全是通过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就以成都市殡仪馆来说,最低的消费包括遗体接运、抬移、消毒、防腐、停放、洁具袋、卫生纸板、骨灰保护剂、骨灰盒、红白绸、告别吹奏、火化等费用共计才800余元。“殡串串”向家属大势误导宣传殡仪馆的消费贵,其实是为了推销自己代理的殡葬用品或者与殡葬用品商串通好的殡葬用品,有的直接就是一些寄生在殡仪馆附近的殡葬用品店的托儿。据我们了解,殡仪馆所销售的骨灰盒(坛)有高、中、低三个档次,最低的只售80元,而且对相关部门认定的低保户、特困户,市殡仪馆都可以进行减、免相关费用。
火化后,自然就是安葬。所以“殡串串”又要为其推荐墓地,哪家给的代理费高就推荐那家的墓地,说是“风水宝地”;哪家代理费低就贬低或者造谣那家什么什么的。据业内人士透露代理费高的可达30%、甚至40%,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最终还是消费者买的单。如果消费者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一般代理费高的公墓,或者折扣高的公墓,要么是很远的,要么就是条件和环境很差的,要么就是公墓的边角余地,要么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让人放心的维护管理。火化后,“殡串串”就成了“墓串串”了,他们可以自己定价,多卖的钱自己得,也有和一些管理不规范,规模不大的或则条件差的公墓串通将价格抬高。由于“串串”掌握了客户资源,对于一些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公墓(大多是些非法公墓或公益性墓地)就会很配合“串串”,“暴利”自然又到了“串串”手中。
所以,殡葬真正的“暴利”往往并不在殡仪馆和公墓这些正规的殡葬服务单位,而是非法殡葬单位和“殡串串”,更确切的说是在火化前的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