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捐出自己 17岁少年“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09-02-18 10:34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四川在线阅读次数:208

 妈妈含泪代领母校“十大孝子”奖杯

  因癌症去世的唐苾宬成为成都最小遗体捐赠者,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为他颁发“十大孝子”奖

    “我愿捐出我的身体,擦干其他父母的眼泪”。10817岁的成都少年唐苾宬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直到1114,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其颁发十大孝子奖之后,记者才得知,这位成都市年龄最小的遗体捐赠者在未设灵堂,没开追悼会的情况下,已经悄然离去。但正如他给留给父母的信中写到的那样,他依然活在这个世界上。

    一位加拿大医学专家获悉后,主动要求以唐苾宬的名字命名,募捐一个癌症基金会。

    罕见绝症突袭阳光少年

    唐苾宬曾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2007级六班学生,去年9月以优异成绩升入列五中学高中部。200710月,他的脸部右颌处长了个拇指般大小的包,后经医生诊断为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唐苾宬先后在华西口腔医院、363医院等医院诊断和治疗,3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一直和病魔顽强地斗争着。

    “今天我头很晕,没有了力气,吃饭也很累,就快奥运了,我好想看看百年中国的风采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离开你们是我多么不舍的事情……”从17岁少年于病中写下的信札中,对亲人、生活的挚爱和眷念溢于言表。

    最后心愿遗体捐给医学

    今年春天,唐苾宬的病情恶化,得知已经医治无望之后,他告诉爸爸妈妈:“我想把遗体捐赠给国家。”起初,父母并未答应,父亲唐章跃还悄悄地在城郊为儿子买了一块墓地。可是,唐苾宬决心已定,在他读初中的时候,曾聆听一名教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当时,他就萌发了一个心愿:自己一生要为社会做点贡献,捐赠自己的器官,也许还能够擦干其他父母的眼泪。“现在,我没办法报答父母、学校和我所热爱的这个世界了,拥有的只是一个带病的躯体,我能做的只是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捐献给国家!”

    “这是儿子生前唯一的心愿,做父母的一定要让他如愿!”今年7月,唐苾宬正式申请捐赠遗体,并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了成都市红十字会,领取了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

    弥留之际给老师送祝福

    “右眼遭肿瘤侵入失明,上周四大出血,抢救到夜里一点,过后又抢救过三次。吃了两个月的汤,现在是啥也吃不进去了,目前是靠液体活着。因为这个月12日是他的生日,过两天是中秋,他想过17岁生日,还想过中秋,他的毅力很大。”20089月,通过唐苾宬妈妈余晓泉的短信,母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得知:唐苾宬病情危重。

    9月10,唐苾宬昔日的老师们都收到了一条特别的祝福短信,“老师们好!我是唐苾宬的妈妈,今天是教师节,我儿子要求我代他向你们问好,这是他向你们问的最后一个好!谢谢你们,老师!在弥留之际,唐苾宬还委托妈妈,今后在每一个教师节,都要代他给每一位老师发条短消息,向老师们问好,祝他们节日快乐,谢谢老师们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的爱护。

    捐赠遗体是最好的告别

    “他走了,带着曾经给他温暖、给他爱的人的好意,静静地走了。不设灵堂,也不开追悼会,因为捐赠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我们尊重他的心意……”2008108,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李文华副校长收到了这样一则短信,发信人正是余晓泉。当天,唐苾宬带着对这个美好世界的眷恋,带着父母的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永远地离开了。

    随后,成都市红十字会举行了庄严的遗体捐赠仪式,唐苾宬也由此成为了成都市年龄最小的遗体捐赠者。“他实现了他的愿望,用自己的遗体和器官帮助他人,用他的身体擦干其他父母的眼泪。”余晓泉说。

    另据记者获悉,加拿大的一位医学专家得知唐苾宬的事迹后,主动要求以他的名字命名并募捐一个癌症基金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记住他。记者潘波摄影报道

    儿子的信:“请不要为我哭泣”

    前日,余晓泉应邀出席儿子母校的颁奖典礼,并为儿子领走了“十大孝子”这一身后之荣,当千余名学生一起叫她“妈妈”时,余晓泉泪流满面。在她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儿子923写给她和丈夫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