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法官辞世捐出角膜留下光明》追踪
“捐出眼角膜,让两个人恢复光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昨日,四川首位“银法槌”奖得主王锡俊的眼角膜已移植给了3名患者。令人尊敬的王锡俊法官前日在乐山市因癌症病逝。按照他的遗愿,四川红十字眼库的工作人员从其遗体上采集到眼角膜,昨天进行了四川建眼角膜库以来的首例眼角膜移植。
昨天上午,接到医院通知的两名患者陆续赶到成都康桥眼科医院。医院方面再三考虑了两位患者的情况后,又电话通知了一位患者赶到医院做后备移植,一直到昨晚8点,3台手术全部结束。“两只角膜应该可以给3位患者带来光明。”
著名专家赶来指导
昨日下午3点左右,深圳飞往成都的航班缓缓停在双流机场,全国角膜第一人、促进深圳器官移植立法的姚小明教授急匆匆地走下飞机,乘车赶往医院。姚小明一到医院,马上跟主刀医生鲁齐一起,为3位患者会诊。查看患者的病历病史,待患者打完点滴后,亲自为他们做术前检查。不仅如此,他还提前进入了手术室作准备,他是这3台手术的指导医生。
据鲁齐医生介绍,3位患者将要做的都是角膜移植手术,但其中一位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另外两位为板层移植。眼角膜虽然只有两枚,但医生会最大限度地节约角膜,尽量保证3位患者重见光明。
医生们在准备手术时,两枚珍贵的眼角膜就放在两瓶近10毫升的红色保存液中,“角膜必须保存在4℃的恒温下,而且最多只能存放一个月,越早移植,角膜内皮功能保存得会越好,患者手术成功的几率也就越高。”
明天可知手术结果
下午4点45分,一位瘦高个儿、身着病员服的男子在护士的带领下,走到医院手术室外。他叫邵康(化名),今年55岁,成都人,是即将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第一位患者。邵康8年前双眼患上白内障,但右眼稍严重。今年3月8日,邵康在康桥眼科医院做过手术,左眼再一次看清世界,并开始排队等待做角膜移植手术。
在手术前,邵康讲起接到电话的情景,“鲁医生电话打到家里,告诉我第二天可以做角膜移植术了,我当时根本不相信。”挂断电话后,邵康马上告诉亲戚朋友,并且服下降压药,“我太激动了,我怕血压迅速攀高要了我的命。”
邵康说,“如果我可以复明,我一定要去乐山,去看望王老师的家人,去看看养育他的乐山,亲自感谢他们。”邵康动情地说。
另外两名患者,一位来自雅安,右眼患上蚕蚀性角膜溃疡;另一位来自成都。
昨天下午,3位手术患者一一被推出手术室。昨晚8点,最后一台手术结束。3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据了解,3位患者明天就可以拆开纱布,如果手术成功,他们将见到光明,完成王锡俊法官的遗愿。
记者程渝摄影杨涛
法官遗体今日火化一半骨灰将撒三江
昨天,王锡俊的灵堂设在乐山市区尖子山巷天平花园,这里是乐山市中级法院的宿舍区,王锡俊生前就住在其中一幢的2楼。而现在,他的遗像被挂在了楼下临时布置的灵堂里,周围簇拥着鲜花和翠柏,两边挂着挽联——“一身正气为民执法依国情道义,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合天地良心”。低婉的哀乐声中,前来凭吊的人络绎不绝——亲戚朋友来了,领导同事来了,昔年在武警部队服役时的战友来了,许多不知名的市民也来了……
昨天下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玉顺一行来到乐山,看望和慰问了王锡俊的家属。刘玉顺说,王锡俊是法官的榜样,将号召全省法院系统向王锡俊同志学习。“王锡俊同志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同志。”刘玉顺说,作为一名连续多年来的“老先进”,王锡俊的事迹非常感人。王锡俊病逝后,大家的心情都很悲痛,因为母亲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妻子失去了一位好丈夫,儿子失去了一位好父亲,而法院失去了一位好法官。
根据安排,今天上午,王锡俊家属和乐山市中级法院将为王锡俊举行告别仪式。随后,其遗体将进行火化,并根据其遗嘱要求将一半骨灰撒入乐山大佛脚下的三江汇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