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教师捐出眼角膜 妻子含泪同意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09-04-24 03:04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四川在线阅读次数:171

        “这是我最后的愿望,希望我死后还能拯救一个不幸的家庭,帮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今年46岁的冯国昌罹患恶疾数年,他的独子有10多年癫痫和精神病史。今年2月,因病情恶化住院的冯国昌决定和儿子一起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但儿子的病情达不到角膜捐献的要求。昨天,冯国昌在病床上签下了角膜捐献志愿书。据了解,省红十字会眼库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接受了4例捐献。其中3名捐献者帮助8人恢复了光明,捐赠角膜的人数有明显上升。

儿子突发疾病 父亲打工筹药费

1985年,22岁的冯国昌在南部县中心乡民办中学任代课老师。第二年,妻子生下儿子,一家三口过得平静而快乐。但幸福的生活在1999年的夏天被打破了:13岁的儿子冯浩突然全身抽搐,几个人都抱不住,随后逐渐失去意识。经医生诊断,冯浩得了癫痫。

冯国昌感觉天要塌下来了,但儿子经历20多个小时的痛苦挣扎后,竟奇迹般地慢慢好转。冯国昌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把冯浩的病治好。于是,冯国昌放下教鞭,到上海打工为儿子筹集医疗费。

父子双双病重 打算捐眼角膜

数年幸苦的打工生活,让冯国昌不堪重负。2005年,冯国昌感觉腰腿疼痛,双下肢发麻,拿着椎体脊索瘤的诊断书,他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冯国昌做了切除肿瘤的手术。虽然已举债近10万,但想着自己手术后可以继续打工,冯国昌还是对生活充满希望。

然而,冯浩的病情在两年前演变为精神完全分裂,双眼只剩微弱光感,四肢僵硬瘫痪在床。两个月前,冯国昌肿瘤复发也不得不再次住进省肿瘤医院。

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因重病卧床,冯的妻子税素英像个机器人一样,往返南部县和成都照顾丈夫和儿子,心力交瘁。看着被病魔折磨了十多年的家,想着独自躺在家里的瘫痪儿子。冯国昌做了一个可能拯救别人的决定:他要捐献眼角膜,而且还要帮儿子也签一份志愿书。

妻子含泪答应丈夫签同意书

昨天上午,康桥眼科医院主治医师赵玉来到冯国昌的病房。她替冯国昌查看眼睛,又仔细看了他和儿子的病情诊断书。赵玉说,冯国昌的病情没有影响到角膜,可以捐献。

“这种病的原发病可能是病毒性脑炎,这将会影响到视神经,角膜达不到捐献的要求。”当赵玉委婉地说出这话时,冯国昌为儿子因患癫痫病不能捐献眼角膜的结果感到非常遗憾。

冯国昌跟妻子说:“我要捐出角膜,帮助有需要的人重新过上新生活。”税素英流着泪看着丈夫,她点了点头,“我们家太特殊了,3个人中有两个患重病,生活完全被打乱,我同意他捐角膜。”冯国昌在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地填写捐赠同意书。

成立不到两个月 接受4例捐献

据了解,省内约有5万失明病人等待角膜移植,但每年只能实施数百列手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绝大多数的失明者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今年3月省红十字会眼库成立前,康桥眼科医院专家齐鲁还在感叹:“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角膜供给匮乏,只有当人们具备了奉献自己爱心的意识,踊跃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情况才会得到缓解。”

而在昨天下午,康桥眼科医院负责人欣喜地说:“眼库成立不到两个月,已经打破了深圳眼库成立一年的捐献纪录。成功实施了4例捐献,其中3名志愿者的角膜帮助8名眼疾患者恢复了光明。捐赠眼角膜的人数也有明显上升,这说明市民的观念和意识正在逐渐改变。”

由于目前各大医院都有登记等待角膜的患者,而且人数众多。登记的患者,甚至要苦等两三年后才能等到移植手术。在各个医院角膜捐献等资料还未形成共享平台前,康桥眼科医院专家建议患者,最好在多家医院登记排期手术,增加提前手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