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老年知心热线:“儿女不孝”居求助榜首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09-10-27 11:02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四川在线阅读次数:153

      开通10年的老年知心热线(028)84319110,救助了上千老人;工作人员表示“经常不回家探望也属不孝”

      核心提示

      助老从排解孤寂到帮助老人10年帮助1000多老人

      尊老儿女不孝高居热线第一不回家探望也属于不孝

      敬老给老人一两个关心电话就足够让他们高兴一周

      爱老知心热线队伍不断壮大注册志愿者已达3000人

      昨日上午9点,成华区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弘扬中华孝道”的讲座,该活动由成都市老年知心热线筹办。重阳节将至,几位陪伴老年知心热线度过了10个春秋的工作人员感叹道,如今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前来求助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但在所有求助电话中,儿女不孝仍然排第一,“并不是打骂老人才是不孝,经常不回家探望,导致父母孤独空虚也属不孝。”

      开办10年热线救助上千老人

      今年1月12日,一位姓仲的老先生向老年知心热线倾诉:几年前老伴去世了,儿子常年在外工作,虽然经常打电话回家,但见面的机会很少,这让他备感孤独。和其他打电话来的老年人一样,大半年过去了,仲先生已成了老年知心热线的熟客,经常来办公室转转,还开了一个博客专门记录老年知心热线的事,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忧愁。今年1月6日,家住金琴小区的孤寡老人张婆婆因高烧住院,老年知心热线的工作人员在医院一直陪着她。1月12日,张婆婆安详离开……在老年知心热线,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1999年4月18日,老年知心热线(028)84319110开通。当时几位创办人员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个电话排解老人们的孤寂,尽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开通的当年就加入热线的卢孟凝女士说:“最初很火,有时一天就是三四十个电话。求助的问题也很多:房子问题、生活困难、想找个老伴、儿女不孝等。现在由于社会保障越来越好,加上社区和家委会的关心照顾,求助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了,

      电话量也减少到了平均每日十多个。”据她估算,10年来,知心热线帮助的老人已远远超过了1000人。

      老人求助儿女不孝仍排第一

      在老年知心热线办公室,几大叠记录本记载着这些年寻求帮助的问题。“排第一的还是儿女不孝。”乔灵玲女士说,老年人反映儿女不孝的问题中,最多的是房产纠纷。有的是儿女争房子,想把老人赶出去住;有的是老人把房子给了儿女,儿女就不管老人了。热线的志愿者们或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上门调解,遇到棘手的就求助媒体或当地公安派出所。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太忙了,常常忘记家里还有老年人,这也是不孝。”乔灵玲随手翻开了几页记录,几乎都是老人倾诉孤独的,“有的老人一年半载都见不到自己的子女。”

      乔灵玲说,在多次解决儿女不孝的纠纷时,一旦热线准备求助媒体或当地公安派出所,老人们就慌了,哭着求着说“算了”,就是不想给儿女添烦恼。可儿女们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真正忙得回家看望父母的时间都没有?她说,其实老年人需要的并不多,一两句关心的话足够让他们高兴一周。

      队伍壮大志愿者达到3000名

      乔灵玲说,现在老年知心热线的工作人员有近30人,这项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许多白领、大学生都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了进来,光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就3000多人。已经72岁的卢孟凝说,常设的工作人员都是退休人员,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已有些力不从心,幸好有志愿者来帮忙。

     “经常一个电话就要接一个小时,回家都疲惫不堪了,好在家人都支持我做这份工作。”乔灵玲说,由于老年知心热线是一个民间志愿组织,资金全靠自筹,他们就把目标盯上了各自的亲人。乔灵玲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总共加起来有48人。“每年吃团年饭时就是他们交爱心款的时候,每人一年交60元。”她笑着说。

     “虽然志愿者们都在捐款,但还是很紧张。”乔灵玲表示,即使再艰难,他们都要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一样做好,一直到自己走不动的那天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