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病房里,一张按有94个红手印的《爱心请愿书》震撼了在场的人。记者了解到,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岛乡万庄村这94名村民所要救助的吴松是一名身患尿毒症的26岁小伙,他的爷爷吴夫爱当年曾是一名铁道游击队(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队员。
乡民捐肾救抗日英雄后代
“李世银、马怀河、时继行……”94个名字都写得格外认真。26日上午,记者在吴松的病房里见到了这张《爱心请愿书》。这张密密麻麻按满红色手印的纸上还印盖有微山岛乡人民政府和万庄村村委会的公章。“这些村民都是自愿捐肾,从心底里希望能挽救吴松的生命。”万庄村党支部书记殷延品对记者说。村委委员吴进说:“吴松的爷爷吴夫爱是一名铁道游击队队员,当年曾在微山湖一带抗日杀敌,当年吴夫爱为抗日流血洒泪,现在他的孙子得了大病,我们这些乡亲不能不帮。”
吴进透露,今年春节前夕,原铁道游击队副队长王志胜(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人物)的儿子王金国还冒着风雪专程到万庄村看望了病床上的吴松。
贫家孝子带病打工还债
拿着村民们的《爱心请愿书》,吴松和母亲李兴荣眼含热泪。
吴松的父亲原是当地乡村小学的一名民办教师,他在世时,一家人的日子并不拮据。“但是,在我11岁那年,父亲死了。”吴松对记者说。父亲去世之后,一家人的生活日益艰难。为养家糊口,学习成绩优异的吴松初中没毕业就去了建筑工地打工。当时年仅15岁的吴松在工地干活繁重,伙食也差,时间一长,他便出现健康问题。
2002年底,晕倒在工地的吴松被查出患有肾功能不全症状。在医院治疗几天后,心疼钱的吴松便出院回家,服用了一段时间中药和土方后,病情有所好转。“住院看病时,家里欠下了1万多元债。为还债,母亲白天给人家补渔网,晚上到餐馆里洗盘子。为了减轻她的负担,我就去上海打工了,干了四年才攒下1万元。本想用这笔钱还债,但病情又突然恶化成尿毒症晚期。”说到这,眼睛水肿的吴松有些沮丧。
不忍连累乡亲病重小伙拒救助
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的吴松亟须进行配肾手术,但作为吴松唯一的直系血亲,母亲李兴荣与他不是同一血型,无法配肾。肾源在哪?治疗费又怎么筹集……这个春节,吴松一家人在一连串难题中度过。
看到《爱心请愿书》时,吴松竟激动地无法言语。但是,平静下来的吴松却对记者说:“我不能让乡亲们给我捐肾,他们都是靠体力劳动养家糊口的庄户人,捐了肾还怎么干活?我宁愿不配肾,也绝不能连累他们!”母亲李兴荣也在一旁泣不成声:“我们确实不能再给乡亲们添麻烦了,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宽裕,但为了给吴松治病,村里已经捐了两万多块钱了……”
尽管吴松不忍心连累乡亲,但村民们的热情并未因此减弱。48岁的村民吴继党也在《爱心请愿书》上按下了红手印,他对记者说:“吴松这个孩子很懂事,平时经常帮村里的老人挑水、背柴草,他有难,我们哪能不管。”
万庄村党支部书记殷延品告诉记者,94位签名请愿的村民都做好了进行配型试验的准备,希望能成功为吴松配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