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倡导“绿色殡葬”是解决高价墓地出路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10-03-30 02:23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新华报阅读次数:178

       长春市墓地价格3年涨3倍,普通墓地均价在2万元以上,最贵的为26.8万元。业内人士透露,长春市墓产商利润至少可达100%,有的可达几十倍,暴利程度可想而知。实现暴利的手段也很简单,“墓产商就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捂地就可以了。”(3月29日新文化报)

      住宅与墓地有啥区别?一个是供活人居住的,另一个则是死者安息的场所。其共同点都是拥有土地使用权,因此墓地也被称为“小房子”。但这与人关系极为密切的两种“房子”,价格却越涨越高,脱离了普通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

      由于中国民间“重葬”的风俗文化,使墓地具有特殊商品属性。加上政府对商业墓地开发批示的严格限制,市场可售墓地资源极为紧张。商业墓地集中垄断力度大,属于资源稀缺的卖方市场,而购买者缺乏议价能力,只能任由墓产商宰割。至于墓产商“捂地囤墓”的行为,则正是看中墓地供应资源紧张,期望获取最大利润,从而加重墓地价格轮番上涨的压力。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问题。因此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墓地开发,都要严格控制土地使用量,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被突破。商业墓地大多占用荒山,位置偏僻,开发成本低,销售价格也不应太高。但是由于人均占地紧张是长期趋势,导致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状。

      而墓产商过分追求暴利,以大面积、高档次、高利润的商业墓地为主,价格低廉的“小户型”墓地稀少。至于“绿色殡葬”的树葬、草坪葬,由于没有钱赚,很难被墓产商相中。而且,虽然政府明令禁止炒作、倒卖墓地,并进行过市场打击整顿,但炒卖现象从未禁绝,只是由明处转为暗处,更难被发现。多种因素叠加,致使墓地价格高居不下。

      解决高价墓地的问题,不能只从经济角度出发,还得兼顾社会习俗、民间文化。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火葬,提倡文明殡葬、节俭殡葬,但是民俗文化的惯性,以及社会心理压力影响,短期内墓葬依然是主要殡葬形式。同时吸取商品房市场发展的教训,不应以商业墓地为主,造成墓地资源垄断在少数墓产商手中。殡葬也是公众的基本需要,政府理应提供低价墓地、甚至免费墓地,以供普通民众的需求。

      但要看到,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长期趋势不变,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情况将日益严重。要彻底解决墓地紧张、高价墓地,还是得通过宣传教育,倡导推广“绿色殡葬”文化,鼓励民众选择更环保、更节约土地的殡葬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墓地问题。    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