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明假期首日60万人扫墓。昨天,北京市迎来了清明小长假的首个祭扫高峰日。据市民政部门统计,昨日全天本市111个扫墓点共接待祭扫市民60.2万人,车辆9.3万辆。其中,在八宝山地区(老山骨灰堂、八宝山人民公墓、革命公墓)祭扫的市民近8.2万人,车辆6400辆。与去年清明小长假首个高峰日相比,全市祭扫人数减少了10万人左右。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人数减少与目前提倡的错峰祭扫有很大关系。据悉,今年市殡葬部门推出“时空邮箱”、“网络墓园”等服务,市民可以借此抒发对故人的追思之情。八宝山人民公墓主任张彦告诉记者,墓区今年新添了百余个垃圾箱,作为祭品回收点,同时公墓广播和墓区内的宣传条幅也时刻提醒市民,希望扫墓群众将祭品带走,但效果并不明显。据悉,目前仅有不到10%的市民能够把祭奠物品放入回收点或者自动带走。仅上一周人民公墓已清理祭品20余吨。
上海祭扫人数同比降一半。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加上天气晴好,不少上海市民走出家门,前往各大墓区祭扫或外出旅游。据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统计,昨日祭扫人数为127万人,11.2万辆车次,和去年同期(去年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相比,昨日全市祭扫人数同比下降51.5%。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去年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是“正清明”,所以呈现客流高峰。今年4月5日会否出现高峰仍难预计。另据报道,上海市11家公墓首次在清明节推出了“轨交+短驳”扫墓,,自驾车出行减少两三成,通往市郊的高架和高速公路并未现大面积拥堵和严重堵点。此外,上海市各大长途客运站也迎来了客流最高峰,其中长途客运南站发送旅客突破4万人次,创下单日客流最高纪录。
天津清明首日50万人扫墓 可降解墓葬预约800户。据市民政部门统计,天津市共有50余万市民祭祖扫墓。据介绍,今年本市清明祭扫更加文明和环保,不仅传统的植树葬、海葬、集体共祭活动报名人数大幅增加,新推出的环保墓葬、水葬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昨日市第二殡仪馆,前来祭拜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市民用鲜花代替焚烧纸钱和花圈,用更加环保的方式追思先人。上午,市第二殡仪馆的三场“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共接待1000余名市民。市殡葬事业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4月3日至5日,每天上午市第一、第二殡仪馆都会各举办三场集体共祭活动,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昨天上午,南开区举办文明祭奠全民宣传活动,来自兴南街的230余名居民代表在横幅上签名承诺“倡导文明祭奠,树立文明新风”,并参观炎黄姓氏博物苑。和平区各社区开展了网上文明祭奠活动,开通网络灵堂、bbs留言板、辩论室等为市民提供文明祭奠场所。
沈阳清明假期首日67万市民扫墓,半数选择10-12时。据沈阳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统计,截止到当日16时,共有67。8万市民前往墓园或殡仪馆祭拜故人。10时到12时之间,成为祭扫高峰时段,祭扫人数约占全天的50%。为了避免交通拥堵等问题,市民最好选择错峰错时祭扫,避开高峰时段。据了解,今年已有93万余市民选在清明长假前选择错峰祭扫。
南京各大墓园迎来了扫墓的高峰期,当天全市扫墓市民人数达到了50万人。从功德园、隐龙山、西天寺等墓园了解到,当天从早上7点钟开始,前往各墓园的道路就已经出现拥堵,直到中午11点才有所缓解,仅普觉寺墓园当天的车辆就达到3000多辆。普觉寺墓园自去年起推出了了网上公墓祭扫,市民可以将纪念馆和公墓“搬”到网上,可以随时随地祭扫先人。
杭州昨日约有24.7万人扫墓。据工作人员透露,今年有6成市民选择了鲜花祭奠,数量超过了去年的一倍。昨天南山陵园迎来近9万扫墓者,上午8点至10点是高峰段,有近6万人进入陵园。据各大陵园公墓预测,今天可能要下雨,估计扫墓的人不会很多,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明天公墓的压力。预计明天(正清明)将形成一个扫墓高峰,提醒大家最好错时扫墓。建议大家能够错开时间来扫墓,最好不要全挤在一天,错开上下午的时间高峰。
广州实际祭扫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昨日广州市各祭扫场所共接待拜祭群众10.3万人次,车辆11325台次,各祭祀场所秩序井然。广州市火葬场安放了近15万骨灰,上午9时多,同时有约2万人前来拜祭。骨灰楼、办证处和拜祭区排起了长队。市火葬场和银河公墓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前来拜祭的人没有预想的多。拜祭台基本没有用满,停车位也有富余。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由于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响应错峰拜祭的倡议,自觉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和避开高峰时段前往祭扫,没有出现人流高度集中和拥挤的现象。另外,他们还分析,部分传统的广州人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即清明节当日拜祭,所以小长假的前两天出来拜祭的人不是很多,一部分市民可能会趁着这两天出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