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墓地回归公益性质亦是回归尚简风俗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11-04-08 10:23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阅读次数:179

        □李迎春 成都商报评论员
        
        
      清明前后,在殡葬暴利和高价墓地不断被人诟病之时,自广东传来消息,从化市辟出大片山林建成“公益经适墓地”,这令从化市骨灰集中安放率连续六年实现百分之百。从化生态安放地属于公益性墓园,只准本镇户籍逝者安放,每穴每年只收取20元管理费。对于低保户,还会采取相应的减免费措施。与经营性墓地相比,经适墓穴没有醒目的立碑,也没有豪华的绿化,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墓碑大小近似一部ipad,嵌入地面的石碑上镌刻着死者的户籍地等信息。今年3月,从化市民政局被评为全国殡葬管理先进单位,其绿色生态的墓地模式亦将在全国山区城市推广。
        
      在天价墓地层出不穷,经营者争相逐利的市场环境中,在攀比之风盛行,追求浮华的社会环境里,从化市开创生态公益墓地模式,可谓难能可贵。而且,这种做法在实践层面确认了墓地的公益性质。此前广受关注的《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草案曾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通知称,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擅自兴建公墓、非法占地破坏生态环境,个别公墓的经营者非法炒买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损害群众利益。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本质上都是利益驱动下经营失范导致的。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将墓地的经营严格限制在极小范围,而主要的供给均应是公益性质。这一点在法律法规层面尚无明确规定,但从化市的做法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路,证明是有益、有效、可行的,值得向全国推广。
        
      对整个社会更为有益的是,墓地的生态化和公益化还有助于转变社会风习,形成从简、尚简的良好风俗。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尚简之风不仅可以消解当下穷奢极侈的物欲洪流对社会的负面作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回归传统,回归有意义的生活。墓室的豪华成为攀比的招牌,殡葬的奢靡成为孝顺的名片,这些都是本末倒置。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历来偏向“重生不重死”,孝更多地体现在人活着的时候。
        
      当逐利的商业气味浸染寄托哀思的墓地时,哀思也已变味。所以,为了保护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内在世界,我们有必要将商业隔绝在一些领域之外,墓地就是这样的领域。
        【网友声音】
        ●天气无常:公益经适墓严格来讲应该叫公益墓地,它不应像经适房那样设立门槛,而应对所有人开放。那些烧包的人,非要搞特殊,自然应该出高价。
        ●yizhenfeng:人在世上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得更多的公平待遇,死后享受公益墓地待遇,应该不算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