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从古蜀文化节开幕(图由郫县宣传部提供)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每年的清明节,散落在各地的诸多蜀人都要祭望丛、拜杜鹃——这一从西汉时期兴起的民间习俗现在仍然在郫县传承。昨日上午10点,“2011年望丛古蜀文化节开幕式暨蜀人祭祖活动”在郫县望丛祠举行,重现了昔日蜀人祭祖的宏大场面。
随着一阵典雅、庄重的祭祀音乐响起,望丛祠仿古城门被缓缓打开。随后,两列身着汉服、手持祭祀用品的侍女鱼贯而入,来到望丛大殿前列队站好。
上午10点,司仪官宣布辛卯年清明望丛二帝祭祀仪式开始,行钟鼓炮礼。随后,祭祀人员向望丛二帝敬献上祭品礼——三牲五谷、美酒佳果。华西都市报记者注意到,这三牲即牛、羊、猪,属于中国祭祀等级最高等级“太牢”,在古代,属于帝王祭祀社稷时使用祭祀等级。
紧接着,3名主祭官、陪祭官就位,向二帝三拜九叩,行上香礼(上香、奠帛、献爵)。主祭官将满满一杯美酒高高捧起,缓缓地洒在地上,并开始恭读祭文,最后在殿前的香炉中将祭祀祝文、纸帛一并焚烧。社会各界人士随后分批次向望丛二帝进香、献黄菊。
祭祀完毕后,市民徐勇表示非常过瘾,“祭祀活动反映了我们农耕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文化应该保护、继承。”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