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感谢四川人民鲜血和汗水洒满了战场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14-09-02 09:35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成都商报阅读次数:212

         铁血四川

         数据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但我们在这里为您呈现的数据,是热的,它们由四川人的热血浇铸而成。

         8年抗战,四川作为大后方,不仅接纳了前方撤退回来的大量人员,还出人出力出钱,向前方的敌军发起一波波的冲击。作为四川人,我们应该牢记这些数字,这是川人的骄傲。

         四川省档案局经科处副处长王晓春表示:“340万川军出川抗战,64.6万人伤亡、失踪,参战人数之多,位居全国之首。”

  

         在民政部昨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包括了12名四川籍烈士,他们是乐以琴、赵一曼、陈绍堂、黄永淮、肖孝泽、许国璋、柴意新、李家钰、饶国华、王铭章、赵渭滨、吴焜。

  

         “无川不成军”,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段渝编写的《抗战时期的四川》记载,8年抗战期间,川军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一个独立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前线,与日军奋战。此外,四川每年还向其他集团军补充抗日力量数十万人。

          出兵最多

          出兵总计340万人

          抗战8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

          征兵数量占全国20%以上

          正面战场抗日军队每五六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

          平均每17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

          伤亡最多

          8年抗战,川军将士北出剑门,东越巫峡,转战7万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13个省市

          参加了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28个大型会战、战役

          守卫全部前线战场1/5的国土

         伤亡、失踪64.6万余人

         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位居全国之首

        伤亡失踪64.6万人

        出钱最多

        四川负担 超三成

        抗战期间,全国大部分省市沦陷,四川成为政府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

        8年抗战国民政府总支出为14640余亿元(法币)

        四川负担约4400亿元,占30%以上

        物资支援

        征收谷物占全国总量的1/3

        为了保障抗日军粮的供应,四川人民节衣缩食,交纳沉重的田赋。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田赋共征收谷物8404万石,占全国征收谷物总量的1/3以上。

        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食盐紧张,作为川盐主产区的自贡,1937年至1941年间共增产200万担,外调满足湘鄂等省的食盐需要。四川各地的工厂加紧生产,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服装和其他各种物资。四川各地还开展了各种捐献活动,为抗战捐钱、捐衣、捐飞机,为支撑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1938年12月,由重庆各界义卖委员会和《新华日报》倡导各界举行义卖,并将义卖货款交给政府,支援前线。

        到1939年3月中旬,各界义卖收入已达500万元。

         1938年12月,成都各界也在全市广泛开展义卖活动,为抗战筹集现金。次年发动全市体育、文艺工作者积极组织义赛、义演活动,所得门票收入,转汇前线。此后,全川各地出现持续不断的献金热潮。

         广大工农群众也踊跃捐献,女佣杨妈妈把历年积蓄50元,全部送交赈济委员会。有的人力车夫捐出自己一天所得收入,宁愿忍饥挨饿。大竹县范楠煊(川军将领)将在重庆的一份产业变卖现金20万元,购买飞机一架捐给政府抗战。

        接纳安置

        迁川高校48所

        四川先后接纳和安置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各类机关57个

        各级公务人员5000人

         迁川高校48所,师生20000多人

         还有成千上万来川的受灾群众

         出力最多

         250万民工抢修公路

         为了保障抗战运输通畅,四川动员250万民工抢修川陕、川黔、川滇、川湘四条公路干线,新建扩建空军基地33处。1943年12月,四川动员29个县的50万民工,仅用半年时间抢修出新津、邛崃、彭山、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场和5个驱逐机机场,这些机场立即在抗战中派上用场。1944年6月中旬至年底,美国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平原各机场起飞,共对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地投弹3626吨。

         轰炸频扰

         轰炸成都 6年强度仅次陪都重庆

        为了摧毁大后方,四川曾遭遇日军疯狂轰炸。成都前后遭受日机轰炸6年,主要集中在1939年至1941年,确凿记载的有22次,受轰炸频率和强度仅次于当时的陪都重庆。

        据官方统计,1938~1944年的7年间,日本侵略者至少出动飞机7380架次以上,对四川的66个市、县进行了至少321天的战略轰炸和扫射,投下的炸弹至少有26826枚。四川民众被炸死22500余人,炸伤26000余人。仅对58个市县的统计,大轰炸就造成了民众财产损失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尚不包括全省公有财产的损失。

         约120个市县 建立抗日救亡组织

         1937年7月7日,中共发起的“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从此,全川抗日救亡运动有了统一的合法的领导机构。

         1937年7月~8月,“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重庆妇女救国会”先后成立。9月,“成都工人抗敌工作团”、“四川青年救国会”和“四川妇女抗敌后援会”于成都成立。重庆、温江、绵阳、万县、达县、宜宾、泸州等地,也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群众大会,呼吁人民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据统计,全省约有120个市县先后建立抗日救亡组织。

          成都商报记者 张舒 摄影记者 卢祥龙(翻拍)

         数据来源:四川省档案馆主编的《抗战时期的四川》、

         樊建川主编的《川军抗战》、《四川日报》

         多少血肉

        多少血汗

        多少血泪

        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文章说:在八年抗战之中,这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就是四川。自武汉失守以后,四川成了正面战场的政治军事财政经济的中心,随着正面战线内移的军民同胞,大半居于斯、食于斯、吃苦于斯、发财亦于斯。现在抗战结束了,我们想到四川人民,真不能不由衷地表示感激。

         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直到抗战终止,四川为完成特种工程,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三百万人以上;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后征借亦自四川始……仅从这些简略统计,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虽然四川人民的热血洒遍了整个正面战场,滇西缅北之役,更把四川男儿的大量头颅抛掷到国境之外,然而出征军人的父母妻子,却仍在家乡为抗战忍受了一切的痛苦,但是四川人民吞下一切的痛苦,像一头牛,被人们挤着多多的奶,被人们喂着少少的草,没有一句说的!单凭这一点,那些抢着吃它的奶,抢着扣它的草的人们,难道不应该愧死么?

        现在抗战结束了,全国规模的复员虽还在开始,但是我们对这个为正面战场出了最多力量的四川人民,决不能忘恩负义,一切稍有良心的人们,都应在经济上努力使四川人民有一个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机会,豁免粮款,发还侵占人民的财产粮食,撤销一切统制专卖的机构;努力使四川人民能够解除身上的一切束缚,建设一个新的民主的四川。 (有删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