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殡葬协会    
< a href=" ">注册   |   < a href="checklogin/">登录           

这里,埋着新中国第一位驻外武官 -火狐体育官网在线登录

2014-09-30 10:07作者/编辑: 四川殡葬网 来源:成都商报阅读次数:202

    “10多名战士,每人一挺机关枪,完全可以冲出重围的。可是,他不愿意开枪,怕伤到老百姓。”在成都永陵路一座干休所内,92岁的李蔚提到64年前发生在龙潭寺院山坡的一场惨案时,仍然充满惋惜。包括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离在内的10多名战友,在这场惨案中无一生还。朱向离更是身中24枪,并受到割舌、削耳、挖眼的侮辱。

 

       这场惨案也是四川乃至全国发生大规模叛匪武装暴乱的一个开始。朱向离当时已接到中央命令,准备赴京报到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驻外武官(保加利亚)。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向全国发布《剿灭叛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立即对各类反革命分子进行清查和镇压。川西剿匪第一枪就此打响。

 

        担心误伤群众不敢开枪

 

        19名战友壮烈牺牲

 

       对李蔚来说,那场惨案太熟悉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其他牺牲的战士他并不认识,但他对朱向离很有印象。李蔚当时在第60军178师的团部,是一名宣传队长,随部队南下时,一路上刷了不少宣传标语。

 

      朱向离在师部,是师政治部主任,两人虽然工作并无交集,但路上偶尔会相遇。李蔚对这名高高瘦瘦的首长印象很深刻:“非常温文尔雅,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

 

       李蔚记得,1949年12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成都后,因为接收了大量起义部队,一方面需要改造部队,另一方面因为部队人口激增,吃饭是个问题,很多干部就被派出去做整编改造、下乡征粮等工作。

 

      朱向离去的是石板滩国民党起义部队第三兵团。一个月不到,就在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时,中央军委调他赴京,出任驻外武官。为了让他安全到达成都,部队派了一个加强班护送他。结果在龙潭寺的院山坡,他们被一群残匪包围。

 

      10多名战士,每人一挺机关枪,冲出重围是毫无问题的,但朱向离命令不准开枪,“当时一起围上来的还有不少群众,本来解放军刚刚进来,群众基础还不牢靠,万一误伤群众就不好了”。结果心地善良的朱向离和战士们全部被杀害,朱向离的遗体甚至被藏在水塘沿壁的洞里,等找到他的遗体时,发现他身上的枪伤竟有24处之多。

 

        院山坡惨案后

 

        川西剿匪第一枪打响

 

      惨案发生的地方,是龙潭寺、木兰镇、石板滩三地交汇之处。李蔚说,消息很快传到部队,大家怒火冲天,想给战友们报仇。

 

       3月上旬,解放军剿匪部队活捉了残匪头目和杀害朱向离的凶手巫杰。在对巫杰执行死刑时,特意用了罪犯杀害朱向离烈士的“可尔提”手枪。

 

     “这场惨案也是全川暴动的信号。”李蔚记得,后来各种暴动在全川此起彼伏。匪徒们非常猖獗,他们每次出城,路边都会看到被匪徒们割下的头颅,以此向解放军挑衅。有时候坐在车里,一路上都是匪徒们打来的黑枪。

 

       成都退休警察毛思寇对成都商报记者回忆,当时叛匪之乱已空前绝后,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要回重庆开会,其所乘的装甲车路过龙潭寺、简阳、内江时,3次遭遇叛匪袭击。护送军队在消灭叛匪后,贺龙的车队才得以继续前进。

 

       1950年3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剿灭叛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对各类反革命分子进行清查和镇压。川西剿匪第一枪就此打响。根据统计,仅西南地区1950年4月份就歼匪85433人。截至1950年6月初,全国范围内的武装股匪大部已被剿灭,共歼匪98万人。

 

       心系老战友

 

       九旬老人每年祭扫英烈

 

       朱向离的遗体被运回成都后,安葬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后山坡上,其余18名战士的遗体,就地安葬在牺牲的院山坡边。朱向离的烈士墓曾在徐向前元帅的亲自过问下,在1978年被修成了水泥墓地。

 

       1969年,龙潭、木兰和石板滩三乡共同修建了院山坡烈士陵园。2000年,成华区将朱向离烈士的遗骨迁移到院山坡,修建成现在的院山坡殉国烈士墓,19名烈士又走到一起。

 

       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伙子李蔚,现已92岁高龄,但老人家仍然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年清明节干休所组织人员去院山坡祭扫英烈时,他都会报名,并充当大家的讲解员。“院子里60军的人比较多,但是现在好多人都不在了。”老人说到这里,两手一摊。往年还有几名老战友陪着去,但一个个走的走,住院的住院,今年去现场的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看着老首长和战友们长眠于地下,他内心充满了怀念和伤感。他至今仍坚持打网球锻炼身体,“只要我还能动,我一定会去看望他们”。